重要性水平怎么計算(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怎么計算)
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如何計算
所謂重要性是指一項錯報影響到財務報表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的臨界值,也就是審計時可容忍錯報的上限,是一個具體的數值。在審計實操中,審計人員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階段時就應當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確定重要性水平是計劃審計工作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在審計中確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吧。[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確定基準和百分比]
一、選擇基準
在確定重要性水平時,注冊會計師通常先選定一個基準,再乘以某一百分比,得到一個恰當的金額,將其作為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在選擇基準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怎么計算
1.財務報表要素,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
2.是否存在特定會計主體的財務報表使用者特別關注的項目,如為了評價財務業績,使用者可能更關注利潤、收入或凈資產,這時使用報表使用者關注的項目作為基準更為恰當。
3.被審計單位的性質、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以及所處行業和經濟環境。比如企業處于新興行業,企業目前的戰略側重于搶占市場份額、擴大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所以產品的定價不會很高,花費在宣傳等方面的成本很高,審計年度利潤很低,此時可以選擇營業收入作為基準。[如何確定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4.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結構和融資方式。比如被審計單位僅通過債務而非權益進行融資,財務報表使用者可能更關注資產及資產的索償權,而非被審計單位的收益。
確定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應從哪些方面考慮
5.基準的相對波動性。如果企業的盈利水平比較穩定,可以將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作為基準;但是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不穩定,盈利和虧損交替發生,或者由正常盈利變為微利或微虧,或者本年度稅前利潤因情況變化而意外增加或減少,那么可以選擇過去3至5年經常性業務的平均稅前利潤或虧損作為基準,也可以選擇其他相對穩定的基準。[確定財務報表的重要性水平]
二、確定百分比
確定百分比需要注冊會計師運用職業判斷,應當考慮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被審計單位是否為上市公司或公眾利益實體,當被審計單位涉及公眾利益時,確定的百分比通常會很低。
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和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的關系
2.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范圍。[如何計算重要性水平]
3.被審計單位是否由集團內部關聯方提供融資或是否有大額對外融資。
4.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對基準數據特別敏感。
通常情況下,在風險評估階段,被審計單位的評估情況越好,或是報表使用者對錯報的容忍程度高,確定的百分比越高,反之則越低。
以上就是確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作為從事審計工作的一員,應該掌握這一思路。[重要性水平的計算公式]
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怎么計算(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怎么計算)相關推薦詞: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確定基準和百分比,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如何確定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確定財務報表的重要性水平,如何計算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的計算公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習的重要性,習慣的重要性,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執行力的重要性和意義,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預習的重要性,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學習的重要性演講稿,